请输入关键字
联系我们

请选择您的致电原因

  • CMA信息
  • 年费
  • 分会相关
  • 出版
  • 教育
  • 活动
  • 商城
  • 网站相关
  • 其他
附件
+ 添加
(只允许上传pdf,mp4,xlsx,xls,docx,doc,jpg,png)
点击切换
换一张
详情页
以管理会计数字化赋能业务
活动报道

华新水泥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陈骞详细介绍了其公司管理会计数字化建设的历程、关键环节、面对的挑战等内容。


作为百年企业,华新水泥出现在多个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上,包括北京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长江大桥、葛洲坝、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重点工程。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华新水泥从一家单体水泥厂快速成长为庞大的企业集团、A股和H股上市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下属200多家法人实体。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化和数字化管理成为迫切要求,这其中就包括管理会计数字化。那么,华新水泥如何推进管理会计等财务工作的数字化?华新水泥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陈骞对此做了详细分析。


SF:华新水泥管理会计数字化的背景和目标是什么?现在是否达到了初设定的目标?


陈骞:华新水泥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了20多年,整体来看,数字化工作可分为三大部分:工业数字化(工业智能)、商业数字化(商业智能)和管理数字化(管理智能)。


我们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工业数字化是整个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也是早实施的,从自动化、信息化延续到今天仍在深化的数字化,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确保生产安全和环保。实施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如我们还是单体水泥厂时,员工超过4,000人,而目前在极致条件下可能只需要150~200人。随工业数字化而来的是商业数字化,主要包括两个板块:营销与采购数字化、物流数字化,对集团精细化运营非常关键。在工业和商业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启动了管理数字化,管理会计等财务工作的数字化为其内容之一。


在我们看来,工业数字化和商业数字化是管理数字化的基础,可为管理数字化提供高质量、未经过人为处理的一手数据。具体就管理会计数字化而言,我们有以下四个目标:


一是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开。很多企业可能倾向于用一套系统满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需求,但我们认为,这两者在理念、目标、指标口径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财务报告编制基于会计准则要求,衡量的是企业法人实体,主要是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管理会计报告则是服务于内部管理,要根据企业内部各层级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求提供相应信息,因此需要贯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


比如,我们集团内部有大量的关联交易,在一些情况下,下属企业的成本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处理,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成本状况。我们会在合规的前提下,在管理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宜的调整,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相关经济活动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在部门、系统和报表设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分别组建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团队。


二是数据、系统等方面规则统一、标准一致。我们集团内部企业众多,而且还在拓展海外市场,因此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比较多,涵盖财务、生产、销售、行政、人事等各方面。比如在ERP方面,除了初使用的SAP系统,还有其他多个系统。系统尤其是数据标准和口径不统一,会使得不同企业对同一财务指标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导致企业间的经营业绩无法对标,财务部门也无法基于数据有效开展分析。


对此,我们建立了数据中台,力求在此平台上大程度地统一数据,确保达到标准统一、算法统一和口径统一,将各系统中第一手的数据进行归集、清洗、拼接、分层、整合,使之成为多维度的可用数据。


三是数据的可用性高。这是指业务部门容易获得数据、愿意在经营管理中使用数据。在日常经营决策中,业务部门还存在着“拍脑袋决定”的现象,没有养成基于数据作决策的意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业务部门在需要数据的时候,能够在系统上方便地获得数据。比如在定价的时候,系统能够显示每日变动/固定、直接/间接等成本信息,帮助销售人员定价。


四是在整个集团内建立数治文化,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终目标。即从数字化发展至数智化再提升到数治化,切实实现基于数据治理企业、开展决策。这不仅是财务部门的目标,更需要整个集团共同推动。


就目前而言,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和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还有待深化,第四个目标任重道远。



SF:可否结合企业实例,介绍华新水泥如何系统推进管理会计数字化建设?


陈骞:我一直认为,管理会计及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属于“术”的层面,每家企业情况不同,使用的系统和工具会有很大的差异。系统推进管理会计数字化建设,我们更应该重视“道”层面的底层逻辑。具体而言,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打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我们知道,财务会计系统中的数据是记账和编制报表所需的基本信息,与业务数据是割裂的。财务分析若只使用这类数据,比如报表上显示下属某家企业生产成本过高,财务报表即便进行横向和纵向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的也只是会计层面的原因。而如果在分析中加入业务数据,如将管理会计系统与工业、商业数字化系统相连,就可以从整体指标逐级下钻到明细的业务数据,例如是否因为原材料的某个主要指标不达标,带动采购成本上涨,进而导致整体成本过高?这就能很好地解决财务部门经营分析流于表面、缺乏业务实质等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在工业和商业数字化系统中预先设置所有需要关注的指标,并归集了相应的数据。


二是数据治理。这是做好数据应用的坚实底座,也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对华新水泥来说,这个工作已经开展了近20年,有着深厚的基础。数据治理包括五方面工作:源逻辑梳理还原,进行还原性数据采集;数据资产探源,探究数据在各系统中的分布情况;标准建立,定义数据应该是什么样的才可以用,数据定义、含义、规则明确;资产梳理,清晰表明数据在业务上的分类、含义、逻辑关系和作用;以及数据服务,清晰描述数据应用方式,并按照数据应用要求进行数据组装,提供数据服务。


三是人员因素。华新水泥是百年老企业,很多财会人员应该说是工业企业传统会计,专业基础非常扎实、严谨,但相对而言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创新意识不强,这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员工,我们会选择1~2名领军人物来带动其他人员开展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轻员工更有想法,更追求工作的价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相对简单和单调乏味的传统财会工作方式接受度不高,数字化能更加配合年轻一代员工的工作方式,反过来,这些员工也能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


SF:在推进管理会计数字化的过程中,您觉得有哪些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陈骞:首先,数字化是一个从上到下推动的过程,需要企业领导层强有力的支持。对我们来说,这方面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包括总裁在内的集团管理层对信息化和数字化工作很了解,也很重视,非常支持数字化工作,以身作则地使用数字化工具,保证了整个数字化进程的延续性;二是集团的治理结构让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字化。改制之后,华新水泥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成为公司大股东,在管理理念和文化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接受度相对更高。如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开始使用SAP的ERP系统,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能与国际接轨,也为数字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次,在系统解决方案的选择上,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采购比较成熟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另一种是企业自身研发。何种方式合适,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需求,以适用为宜。类似华新水泥这类大型集团企业,业务相对复杂,一些系统工具需要定制化研发,而定制化研发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比如,自助分析要做好布局和分类。我们的经验是按照用户组和工作流分类,让不同的使用者借助插件,实现在多维数据库中“拖拉拽”式的自助分析,满足日常工作中的个性化分析需求。这会提升用户体验,让大家愿意使用数据。


其次是下钻能力。管理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找到一件事情的根本原因,需要问5个why(为什么)。如果每问一个why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找答案,思路将很难持续。下钻就是支持用户按照不同维度,从指标结果层层下钻至业务订单或财务凭证明细层级,挖掘业务问题及原因。


还有对标分析。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指出,县级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推动力。企业也需要引入这种良性竞争机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好的对标工具。在我们的管理会计系统中,不同的工厂和产品都能进行多维匹配对标,使用者可多角度、自主灵活地进行对标分析,而且这一过程无需标杆工厂提供数据,也无需财务人员整理数据。


第三,企业的考核和激励体系应基于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的数据。数据一定要在考核和激励中用起来,否则企业上下不会重视数据,更不用说培养数治文化了。


SF:在这一过程中,您认为需要重视的挑战有哪些,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陈骞:基于前面的分析,在我们看来,管理会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挑战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数据的治理和系统的整合。数据治理做不好,管理会计数字化就没有好的基础,是无法为业务和决策提供依据的。另外,在系统的整合上,目前尚未有企业集团能够让下属所有企业使用同一个ERP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中台是现实的解决方案,企业所有的数据,包括生产、商业和管理上的数据,都要归集在这一平台进行治理。与此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不同类型的ERP系统。我曾接触过一家企业,其内部有十几种不同的ERP系统,各不相同、互不相通,这会给数字化工作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其次就是人员和企业文化。只有企业真正建立数治文化、员工具备数据思维,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各项数字化工作才能持续推进。我们现在是从上到下积极引导,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SF:管理会计数字化离不开技术的运用和支持,您认为应该如何选择和实施合适的技术?


陈骞:现在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很多技术从长远上看都是过渡性工具。如RPA,现在是模仿人的行为在既定流程中在操作。那么,既然这些操作都已经自动化了,为什么还要基于之前的流程呢?未来是不是有不同的流程,或者没有这些流程?这里可能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


大家都关注的生成式AI,未来应该在管理会计领域有更大的用途。当前企业即使有了比较完备的管理会计和财务数字化系统,但由于财会专业以及系统本身的专业性,一些非财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在查询、搜集和分析数据时,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可能不知道如何在系统中查找数据、指标,不知道哪些指标怎样进行对比等。有了生成式AI,这些人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向系统提出要求,AI会自动给出答复。


另外,数据库的选择也要留意。数据库原生架构可分为多维数据库和更简单的数据库,多维数据库能根据企业需要增加不同维度的数据,有助于支持决策所用的大量数据分析,但其布置成本和员工能力要求较高,企业要基于需求合理判断。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管理会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更有效地赋能业务,实现企业价值持续增长,同时让员工获得更好的个人成长和职业成就。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领域,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我们重要的是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发挥大家的创意和积极性,不断固化已经获得的一些成就,持续探索未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