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元
公司信息:天津海盛石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职位:财务计划部主任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财务领域的快速变革。刚毕业时,公司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多集中于出纳或简单记账等基础工作。但随着行业发展,财务会计的定位已显著改变。传统核算型会计侧重事后记录,反映公司过去的经济活动,虽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重要,但对公司的价值增值影响有限,且工作高度标准化、模块化,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然而,财务工作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当视角从核算转向业务前端,便进入经营会计领域。经营会计注重过程管控和服务,强调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财务与业务的双向奔赴。财务需通过数据分析推动业务改进和管理提升,帮助业务部门建立财务思维,提升算账意识。此时,财务分析结合业务实际,进行经营分析,通过发现异常数据、挖掘根因,为业务提供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绩效。这种“赋能”作用在应对风险时尤为重要,财务人员需深入一线,借鉴高效协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财务BP岗位的兴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要求财务人员掌握多种管理工具。
财务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是战略会计。战略会计关注未来,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前瞻性思维,考虑产品竞争力、技术护城河、竞争对手动态及业务布局优化,不能局限于短期绩效,而要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作为CFO,其角色不仅是财务管理者,更是“首席未来官”,需在战略层面做出取舍。战略会计的核心在于前瞻性,要求财务人员洞察产业结构变化,顺势而为。因此,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企业的“晴雨表”,还要充当“刹车片”,提前识别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在团队搭建上,财务需与业务高度适配,形成独特的企业财务文化,同时扮演好“管家”和“医生”的角色,确保企业健康与合规。
除了前瞻性,财务工作还需具备全局性和系统性思维。顶级财务人员不仅是财务官,还可能是合规官、投融资负责人,甚至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此外,财务工作的价值还体现在情绪价值的挖掘上。这种对市场情绪的增值处理能力,正是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中需要提升的软技能。无论是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还是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情绪价值的运用都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从传统的事后核算,到事中的经营会计,再到事前的战略会计,财务工作已从单一的专业领域演变为多层次、多维度的管理体系。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从“专业性”转向“广度”与“深度”并重。如今的“π”型人才要求在财务与业务、财务与IT等交叉领域实现纵深发展。我认为,未来财务人员更需成为“井”字型人才,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还要对行业和经济面有深刻理解。
无论是面对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还是班尼时代的复杂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认知维度,从更高视角看待问题。财务人员不仅要关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要注重水面下的积淀。只有扎根越深,才能收获越丰硕的果实。正如曾国藩所言,“结硬寨,打呆仗”,学习需下笨功夫,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最终实现自我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财会从业者,拥有专业证书是必不可少的。在众多证书中,CMA注册管理会计师凭借其显著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我的首选。
首先,CMA是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管理会计证书,且相较于其他证书,不仅价格更为亲民,而且含金量极高。当前,CMA的优惠政策力度空前,性价比优势明显。在国内,CMA也获得了广泛认可,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CMA持证人,并为其提供补助。
其次,IMA管理会计师协会提供的继续教育CPE持续迭代,紧跟时代发展,为持证人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我通过CPE学习掌握了Power BI这一经济活动分析工具,并开始担任CMA讲师,分享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这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为同行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再次,IMA组织的活动丰富多样,包括线上线下的论坛、讲座等,为会员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获得诸多奖励。
最后,CMA社群汇聚了众多行业大咖,为成员提供了及时交流和答疑解惑的机会。此外,IMA还设有国际交流论坛,为会员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在财务领域的变革浪潮中,CMA注册管理会计师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深度与广度,更成为我职业发展的灯塔。它所蕴含的管理会计理念,让我深刻理解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赋予我在复杂环境中洞察未来、为企业导航的能力。CMA的学习与实践让我认识到财务工作的价值远不止于数字的记录与分析,更是一种赋能,一种战略思维的培养。它激励我不断前行,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